Intel Core 2 e8400 cpu参数/功耗/超频设置,e3 1220 v2和e8400对比
e8400 cpu参数及功耗详解
Intel Core 2 Quad E8400 是一款由英特尔公司生产的桌面级处理器,以下是其详细参数及功耗信息:
基本参数:
产品系列:酷睿2系列
CPU主频:3.00 GHz
核心代号:Wolfdale
制作工艺:45纳米
插槽类型:LGA 775
热设计功耗(TDP):65W
性能参数:
核心数量:双核心
线程数:双线程
一级缓存:64KB
二级缓存:6MB
内存参数:
内存描述:视主板芯片而定
技术参数:
超线程技术:不支持
虚拟化技术:支持Intel VT
指令集:MMX,SSE,SSE2.SSE3.SSE4.1.EM64T
64位处理器:是
功耗与电压:
VID 电压范围:0.8500V-1.3625V
封装规格:
TCASE:72.4°C
封装大小:37.5mm x 37.5mm
处理芯片大小:107 mm²
处理芯片晶体管数:410 million
其他技术:
英特尔® 虚拟化技术 (VT-x):是
英特尔® 64:是
空闲状态:是
增强型英特尔 SpeedStep® 技术:是
温度监视技术:是
这款处理器以其高性能和相对较低的功耗而受到市场欢迎,适合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和多任务处理的桌面应用场景。
E8400超频设置
以下是Intel Core 2 Quad E8400的超频设置步骤:
进入BIOS设置:
重启计算机,并在启动时按下相应的键(通常是Del或F2)进入BIOS设置界面。
关闭节能选项:
在Advanced BIOS Features中找到CPU Enhanced Halt(C1E)和CPU EIST Function,将它们设置为Disabled。这些选项会在CPU空闲时降低频率和电压,可能会导致超频后的不稳定。
调整CPU倍频和外频:
进入MB Intelligent Tweaker(M.I.T),找到CPU Clock Ratio(CPU倍频),将其设置为8(E8400的默认倍频是9.主频为3.0GHz,设置为8可以得到3.6GHz)。
找到CPU Host Frequency(CPU外频),将其从默认的333MHz逐步提高,可以尝试提高到400MHz或更高,以实现超频。
内存分频设置:
将System Memory Multiplier(SPD)从Auto改为手动设置,比如设置为2.00B,这样可以保证内存同步运行在1000MHz,避免超频时内存成为瓶颈。
内存时序调整:
如果你的内存体质较好,可以将DRAM timing Seletable从Auto改为Manual,并手动设置内存时序。例如,如果是镁光D9内存,可以设置为5-5-4-9;如果内存体质一般,可以设置为5-5-5-15.
电压调整:
一般情况下,可以先保持电压设置为Auto,但这样可能会导致CPU电压较高,增加发热和功耗。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CPU电压,比如设置为1.12V,同时适当增加内存电压以保证稳定性。
保存并测试:
保存设置并重启计算机,进入系统后使用稳定性测试软件(如Prime95、OR等)进行测试,确保超频后的系统稳定运行。
请注意,超频可能会增加系统不稳定的风险,以及可能对硬件造成损害。在进行超频时,务必谨慎,并做好散热措施。以上步骤仅供参考,具体操作可能因主板型号和BIOS版本而异。
e3 1220 v2和e8400对比
Intel Xeon E3-1220 v2和Intel Core 2 Duo E8400是两款不同定位的处理器。E3-1220 v2是一款面向服务器市场的至强系列处理器,拥有4核心8线程,主频3.1GHz,动态加速频率可达3.5GHz,拥有8MB的L3缓存,支持DDR3 1333/1600MHz内存。而E8400是一款面向桌面市场的酷睿2双核处理器,拥有双核心双线程,主频3.00GHz,6MB的L2缓存,总线速度为1333MHz。
E3-1220 v2在多线程处理能力上更强,适合需要多任务处理和高并发的应用场景。E8400则是一款较老的处理器,虽然在发布时性能强劲,但与E3-1220 v2相比,核心数量和线程数量都较少,适合一些不需要高并发处理能力的应用场景。总的来说,E3-1220 v2在性能上更胜一筹,尤其是在多核性能方面。
e8400相当于i3几代
Intel Core 2 Duo E8400的性能大致相当于Intel Core i3的第一代处理器,但准确的来说比I3一代还是要弱一些。E8400是一款Intel的酷睿2双核处理器,属于2008年发布的产品,使用基于45纳米工艺的Wolfdale架构。它的主频为3.00 GHz,具有3MB二级缓存和1333 MHz前端总线。与i3相比,E8400的性能略低。因此,可以认为E8400的性能接近于第一代i3处理器,但在某些方面可能稍逊一筹。